第四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丨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创作谈
引言
由广东省文化学会、广东省体育彩票中心、中共天河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斗新征程——第四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活动”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征稿结束后,经过组委会评委专家认真筛选,评选出一批优秀作品。
11月9日起,广东体彩推出“喜迎二十大,奋斗新征程——第四届体育彩票·红色日记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专题。本文为此次优秀作品展示专题的第七篇。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创作谈
唐栋(军旅作家)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是一篇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能不能写?怎么写?这是戏剧创作中经常遇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此类作品一般都比较难写,以前也曾写过几部“命题戏”,但写过难写的,还没写过这么难写的,当我被告知要写一部关于“支部建在连上”的话剧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怎么写!
如果只是简单地完成任务,将建军初期的那一段历史搬到舞台上,写成一部党史、军史教材,那容易。但那是戏剧吗?当然不是。让观众走进剧场接受填鸭式的教育,不是艺术,是教材;而只有让观众在艺术的强烈感染中有激越、有感动、有泪水、有笑声、有思考,这才是戏剧。其实,戏剧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艺术与思想(包括哲学)的并轨,没有所谓纯艺术的戏剧,也没有所谓纯思想的艺术。
支部怎么建在连上?还是先到生活中去、到历史中去!于是,我在研究了大量有关资料后,前后三次奔赴湘赣革命老区,在长沙、在三湾、在酃县、在水口镇、在井冈山等地实地走访,同当地的老人和党史工作者交谈,走进革命历史陈列馆感受那一时期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在发黄的文献资料中聆听毛泽东坚定而又睿智的声音,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线寻找那一双双草鞋留下的脚印……渐渐,我的心灵受到震撼,激情汹涌澎湃,觉得这个戏不是能不能写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写,因为它太值得去写!这种创作信心的建立,首先源于对我军军魂的再思考,源于对我军初创时期那一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历史的再认识,源于对我党我军的缔造者毛泽东那一时期的高瞻远瞩和宏大思想的再理解,当然,也源于现实与历史的相互观照与呼应。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力排众议,率领工农革命军往湘南山区撤退。这是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成分很杂。一路上,许多人因看不到革命的前途而逃跑,不少官兵互相见面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走不走?”五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只剩下八百余人,而且逃跑之风仍在蔓延,如不立即解决这一问题,这支军队将不复存在。这时候有一个人看出了问题的症结,他就是毛泽东。毛泽东清醒地意识到只有加强党对这支军队的领导,这支军队才能面对艰难而不溃散。于是,毛泽东在与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等人的斗争中,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同时,班、排建立党小组,营以上各级建立党委。党的前敌委员会对全军实行统一领导。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坚强地跳动起来,才会使党的血液流淌在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
三湾改编还建立了官兵平等的民主制度,实行政治民主,经济公开,官兵平等,在连以上单位建立士兵委员会,参与部队的伙食管理,军官接受士兵委员会的监督。这是数千年来中外军队从未有的新制度。
但是,由于情势急迫,部队处于紧张地行军打仗之中,来不及将三湾改编的精神付诸实践。10月13日,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下的酃县水口镇休整,此时原师长余洒度、三团团长苏先骏已擅自离队,一排士兵在排长煽动下集体逃走。毛泽东深感连队建党工作的迫切,便根据各连党代表提名,在水口叶家祠亲自主持了陈士榘、赖毅等6名士兵的入党宣誓仪式,他带着这6名新党员庄严宣誓:“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从此部队抓紧了士兵党员的培养,党支部迅速在各个连队建立起来。
支部建在连上,成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强大基础,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建军之魂和特有的政治优势。在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毛泽东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付诸实践,挽救了军队,挽救了革命,成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史上的一大创举。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话剧《支部建在连上》,大致就是按照这样一条脉络展开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会惊人的相似,有时候会重叠地走到一起。我们在选择一部历史题材时,必然要考虑到它的现实意义。这部话剧所呈现的主题,正是当今社会亟须面对和思考的:一支有理想、有灵魂的军队,才会战无不胜;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必然。
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这类题材的作品,越要注重它的艺术品质,必须将政治材料融汇于艺术大厦之中。所以我在创作中充分考虑到了艺术手段的运用。其一是人物塑造。剧中主要人物毛泽东本身就具有摄人心魄的伟岸风度和诗人气质,不仅要写出他的“形似”,更要写出“神似”,写出他最初的建军思想在斗争与实践中思考、摸索、形成的过程,写出他的思想成长——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就是中国军队的成长,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其他人物如何挺颖、罗荣桓、何长工、袁文才等也都各具个性。虚构的几个人物如彭三泰、刘安才、文水秀、刘母等在艺术化处理方面就更为自由一些,弥补了真实人物描写的某些局限。其二,是事件的逻辑组合。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会师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都与“支部建在连上”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关,如三湾改编、水口建党、改造袁文才和王佐、工农武装割据等,其中每一个事件,都可以独立创作一部话剧,而要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把这么多事件拢在一起,还要说透,难度就大了。我从这些事件中找出了它们的内在逻辑,用“支部建在连上”这一核心事件和与之呼应的主题思想作为贯穿红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其三,是细节的设置。在生活中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戏剧创作中何尝不是这样呢?一部作品,如果没有三几个新颖独特、令人击掌叫绝的精彩细节,这部作品必然是枯萎、僵硬而没有灵性的。所以我从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设置了“抓鸡”“擦皮靴”“罚站岗”“对酒”“割稻子”“刘安才的枪”等细节,使剧情生动好看,使人物真实可信,同时起到了点化主题的作用。其四,就是语言(台词)了,对于话剧来说,语言是何等的重要!要说人话、说符合人物性格的话、说推动剧情和矛盾发展的话、说有意味的话、说与观众共鸣的话……唯独不能说废话和假话!
不少人问过我,为什么要用“支部建在连上”这句话作为剧名?这也太不像一部戏剧的名字了。其实最初由于想不出一个满意的剧名,就用这句话作为暂定名;但“暂定”到最后,反而觉得这个剧名最为合适,它直抒胸臆,直指主题,于“不像”中坦荡着胸怀,于“直白”中昂扬着真容,就是它了!
还有人问我,《支部建在连上》这部话剧让他想到了我以前的几部戏,如《天籁》《红帆》《共产党宣言》等,这些戏题材不同,各有特色,但似乎又有着某种相通的东西,这种相通的东西是什么?
这让我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几部作品:《天籁》描写红军长征途中一支文艺队伍所发挥的战斗作用,意在写“文化长征”;《红帆》描写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意在张扬革命到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通过对广州起义失败后一家人的情感、命运的描写,阐述了一部活的“共产党宣言”。这些作品尽管描写的年代不同、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理想与信念的力量弥漫在作品里,成为这些作品的思想亮点与主题指向。这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必然。当年无数热血青年就是靠着理想与信念投身于革命洪流,今天,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更需要我们高举起理想与信念的旗帜。这或许就是我们创作这些作品的初衷所在。
创作就是这样,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是一次艰难的跋涉,是一次心灵的沐浴,是一次精神的呼唤……
来源:广东省文化学会官方号
版权所有:广东省体育彩票中心 | Copyright(C)2014 www.gdlottery.cn | 技术支持: 广东长荣科技有限公司
ICP备案编号: 粤ICP备13051266号 |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387号
-
广东体彩微信订阅号
-
广东体彩微信服务号
-
广东体彩征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