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广东体彩欢迎您!为了获得本网站最佳体验,我们建议您使用最新版的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360安全浏览器、360极速浏览器、ie11或Opera 浏览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体彩新闻 » 正文

广东深化改革 昂扬向上 为建设更高水平体育强省而努力奋斗

发布时间: 2025-02-19 14:15:2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来源:中国体育报

作者:广东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深化改革 昂扬向上

为建设更高水平体育强省而努力奋斗

 

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运会的决胜之年。广东体育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决战决胜的昂扬姿态,全力以赴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十五五”谋篇布局,以建设更高水平体育强省为目标,统筹推进广东体育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东体育新篇章。

 

新时代赋予广东体育新使命

 

时代,党和国家将体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重要”的重要论述不仅全面深化了对体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赋予了体育鲜明的政治属性,更精准定位了体育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全局中的关键角色。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承担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的战略部署,也对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广东体育将毫不动摇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勇挑更高水平体育强省建设的政治重任,成为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的生力军。

 

新使命明确广东体育新职责

 

对标“四个重要”,要在更高站位上统筹推动体育事业全面、系统、协调发展,让广东体育的创新实践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一幅靓丽的图景。

以先行之志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高质量发展的“活化剂”。切实提升“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体育干体育”的发展观,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个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多元价值功能,抢抓体育消费新增长点和体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作用,构建更加开放的发展格局,引入更加丰富的参与主体,促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发展、文明进步。

以开拓之勇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区域协同发展的“融合器”。围绕打造重大赛事活动承接地、国际体育组织区域总部集聚地、高水平运动训练基地、运动医学与健康促进中心、体育教育与科技创新中心、体育高端智造与商贸会展中心,建设世界级的体育湾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不断激发区域协调发展新动能,进一步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以示范之责构建更高水平体育强省,做好体育强国建设的“粤标杆”。广东始终保持改革锐气,增强改革本领,着力提升抓好改革落实的能力,敢于、善于同影响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外因素进行坚决斗争,在创新广东体育改革思路、目标、方法、措施的基础上,带头拼、加油干,奋力打开广东体育改革发展新天地。

 

新职责呼唤广东体育新作为

 

全力以赴做好十五运会办赛参赛工作,为伟大复兴聚气。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贯彻“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携手港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努力打造一场彰显国际标准、中国气派、岭南风韵的运动会。扎实推进备战参赛精细化管理,健全战时指挥体系,加强粤港澳协同备战和省市协同作战,推动“揭榜挂帅”落地落实,确保完成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任务目标。

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人民健康筑基。深入实施体育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推广镇校体育共享工程,统筹绿道、万里碧道、南粤古驿道、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区域风景公路及城市慢行道等各类线性空间,打造全民健身新载体。深入推进“四个一万”计划,以万名骨干引领、万名师生支教、万个体育社会组织服务、万个村(社区)健身队伍建强计划拓展服务覆盖范围。积极开展省“百千万”系列赛,鼓励沿海地市举办海洋运动会,推动赛事活动盛事化,营造“全民全运、全运惠民”良好氛围。积极打造“给孩子一万个运动小时”系列活动,促进青少年参与运动、掌握技能、养成习惯。

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国为省添彩。以训练体系、备战体系、竞赛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改革重点,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新体系,完善共建共赢、多元发展新模式,实现融合发展、多元价值新功能。深化巩固“队伍支部创品牌,金牌党员当标兵”政治建队模式,将“三铁三硬”的新要求落实到训练、比赛和生活中,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广东竞技铁军。深化体教“阵地融、人才融、赛事融”,鼓励县区体校与学校合作共建新型体校,引导重点项目开展631布局和“3+4”培养模式,推进青少年科学选材标准、学校教练员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评价标准研制,建立重点项目体育后备人才数据库,优化体育、教育系统赛事资格、成绩互认衔接。推动“三大球”振兴发展,构建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稳定合理的竞赛体系、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全面的服务保障体系。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赋能。借助全运会的集聚效应,培育壮大一批有自主品牌的大型体育企业,扶持“专精特新”及单项冠军企业,完善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精心办好2025年戴维斯杯世界Ⅱ组附加赛、亚洲水球锦标赛暨世锦赛资格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全国帆船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引进并培育品牌赛事,研制加快发展赛事经济和促进体育消费政策举措。谋划推出一批优质文体旅融合产业项目,创新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做活“体育+”消费。

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社会发展助力。重“图治”,锚定2035年建成体育强省的目标,高规格出台一份关于扎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省的重要文件,开展体育高质量发展重点问题研究。配合国家体育总局设置体育强国省域特色指标,完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重“智治”,完善覆盖省市县镇村五级的体育公共数据仓,构建全省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场景,打造国内领先的公共体育场馆群,做好广东体育博物馆的展览展陈工作。重“共治”,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强化县镇村体育阵地建设,畅通基层体育服务和体育治理“最后一公里”。

 

相关阅读:
中心简介 | 政策法规 | 游戏规则 | 联系我们
  • 广东体彩微信订阅号

  • 广东体彩微信服务号

  • 广东体彩征召